《数据结构》是计算机学科的主干基础课,主要介绍基本的数据结构、典型算法及其应用。对计算机学科而言,《数据结构》是进一步学习和开展高层次研究的必修课。国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、图灵奖获得者D.E.Knuth教授指出:“程序就是用计算机所能接受的语言编写的算法,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而言,算法是最基本的”。数据结构与算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,是计算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。因此,《数据结构》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《数据结构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、计算机内部数据对象的表示和特性,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、存储结构及其差异,以及各种操作的实现,能够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设计出结构清晰、正确易读、复杂性较优的算法,同时掌握对算法进行时间、空间复杂性分析的基本技能。
《数据结构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,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应用,为《程序设计》、《编译原理》、《操作系统》和《数据库》等课程的学习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和培养实践能力。同时,《数据结构》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问题求解和规范化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,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、数据抽象和算法设计能力,同时训练学生按照软件工程规范编写程序的素养。